《三国演义》这本书,那可是四大名著里的一个,不管你是小孩还是大人,基本上都知道它,名气大得很。
一说到三国时候,大家脑袋里肯定先蹦出那个挺有浪漫和梦想感觉的蜀汉,这个势力往往是看书的人和喜欢历史的朋友最先迷上的。那里面的五虎大将,个个名声大得很,经常被人们拿出来夸个不停。
但其实,在真正的三国历史里头,压根儿就没提过“五虎上将”这事儿,要说有的话,那也顶多是“四虎上将”。那么,多出来的那位虎将到底是谁呢?
他到底是真本事不够,还是说走的道路跟别人不一样呢?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位“五虎上将”中看起来有点“嫩”的赵云,赵子龙。大家可能好奇,为啥赵云会被单独拎出来讲。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,看看他到底是哪儿不行,还是说他的舞台跟别人不一样。赵云这人,在“五虎上将”里头,总是让人觉得有点“与众不同”。不是说他不好,就是跟其他四位比起来,有时候显得有点“新手”的感觉。但话说回来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,赵云说不定就是在别的方面发光发热呢。所以,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,看看赵云到底是个啥情况。
【一、长阪坡上七进七出的赵云真的存在吗?】
一提到赵云这家伙,大家脑海里立马就会浮现出一个身披银白盔甲,骑着白马,手持闪亮银枪的大将军形象。他在敌人的军阵里来回冲杀,就跟在自家后院散步一样轻松自在,没人能挡得住他。
大家很难想象,这样一位百战百胜的大将军,竟然会和五虎上将里面被认为实力稍弱的那位扯上关系。
这时候,估计有不少人心里会嘀咕,赵子龙那些威风凛凛的事儿,该不会都是那些写文章的人为了逗大家一乐,自己瞎琢磨出来的吧?
其实也不是那样。相反,好多这些超厉害的故事,都在正经的历史书里,被真真切切地记载着呢。
说起当阳那场大战啊,在《三国志》里头的张关马黄赵这些人的传记里,清清楚楚写着这么一档子事儿。就是说,刘备被曹操追得满街跑,跑到当阳长阪那儿,他丢下老婆孩子自己往南逃了。可赵云呢,他抱着刘备那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儿子,就是后来的刘禅,还护着甘夫人,刘禅他亲妈,俩人最后都安全脱险了。
这么说吧,你看《三国志》里面讲的故事,其实和小说里的大体上是差不多的,只不过它没有详细写那些打仗时候怎么冲怎么杀的场面。
可能赵云那时候身边跟着几个贴身的士兵,而曹操的追兵或许并没有像传说里讲的那样,专门围着他追。但就算这样,他能跑到敌人的地盘深处,立下救皇上的大功,那也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真本事的。
这些事情真的刻画出了一个超级勇敢的将军模样,要是放在那些讲英雄故事的小说里,肯定能让人一眼就看出这个人有多厉害。
不过呢,其实在春秋末年那会儿,战场上就已经不搞武将一对一单挑那套了。虽说个人的勇猛还是很关键,但搁在成千上万的军队面前,一个人的能耐终归是有限的。要是当将军的,光靠战场上显摆自己的武力值来出风头,那可就有点不够看了。
赵云呢,他就是这么一个特别的人。虽然他老是冲在前面,不顾自己的安危,但说实在的,“五虎上将”这个称号,看重的还是带兵打仗的本事。要是比起来指挥军队、领兵打仗,赵云的成绩确实没法跟其他几位大将军比。
【二、这个将军过分能打,但是统兵他还“真不行”!】
在刘备那帮大将里,赵云算是挺早就跟了他。那时候刘备还在他老同学公孙瓒那儿帮忙呢,赵云就从公孙瓒的亲信队伍里转到了刘备这边。
这样算的话,要是把张家、关家还有糜家比作蜀汉的早期成员,那赵云就相当于后来的第二批加入的,不管怎样,他在团队里也算是资历很深的老前辈了。
不过呢,赵云单独带兵打仗的机会其实并不多。咱们先不说刘备那时候处境艰难,人手紧缺的情况。等到后来刘备有了起色,赵云有记录下来的带兵打仗,也就那么两次:一次是去攻打四川的时候,还有一次是箕谷之战。
在那次进入四川的战斗里,他们打得很漂亮,成绩相当不错。不过呢,就是没能和什么大牌高手对上,这样一来,这场战斗到最后也没能拿到特别高的历史好评。
说起箕谷那场仗,赵云他们跟曹真打,结果稍微吃了点亏。尽管赵云亲自在后面断后,稳住了队伍,没让大伙儿输得太惨,但说到底还是打了败仗。因为这事儿,后来朝廷也给赵云降了职。
说实话,史书上的字儿少得可怜,小规模的打仗事儿它可能就简单提一下,但这可不意味着赵云没上过战场,没啥战斗的经验。
但要说到指挥大型战役这事儿,说实话,赵云的作战能力跟其他几位大将军比起来,还真不是一个档次。
一开始得说说那位大名鼎鼎的关羽关大爷。自打诸葛亮去了四川那边,他就接过了管荆州的大权,负责那里的所有军事事务,简直就是蜀汉在东边的大将军,管着整个东边的军队。
战场上,他有过不少厉害战绩,比如杀了颜良,解了白马之围,还降了于禁,杀了庞德,水淹了七军。要是数数这些事迹,在《三国志》里写张关马黄赵的那部分,他一个人的故事就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。
接下来说说张飞,这家伙虽然一开始有点冲动,吃了不少亏,但他的进步速度可快了。等刘备混出名堂来,张飞也跟着飞速成长。记得入川那会儿,他已经有了放走严颜的好名声。
在巴西当太守那会儿,我直接就跟曹魏的大将张郃干上了。我带着一万多精兵,出其不意地偷袭了张郃,把他这个厉害角色打得头盔都丢了,盔甲也不要了,直接从马上跳下来,沿着山路慌忙逃跑。
说起马超,这家伙虽然能力不算出众。但在汉末那会儿,马超在凉州这一带,怎么着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。他以前还是西凉的军阀,自己拉起一支队伍,跟曹老板硬刚过。虽说最后没打赢,但他手底下的人马可不少,在某些地方也取得了些小胜利。
黄忠和赵云其实挺像的,都是那种喜欢冲在前面,特别努力的武将。在历史上的评价,他们俩也是不相上下。三国志里头,把他俩放在一起夸,说黄忠和赵云都是强壮勇猛,是得力助手,就像古代的灌婴和滕公一样。主要就是表扬他们作为勇猛冲锋的战将,真的很棒。
定军山那场仗,真的是黄老将军人生的一个大转折。那天晚上,黄忠趁着天黑,偷偷地摸了夏侯渊的营地,给正忙着在营外指挥干活的夏侯渊来了个措手不及。夏侯渊这曹魏西边军区的头头儿,谁也没想到,他的脑袋就在火光冲天中搬家了。就因为这一战的大功劳,黄忠被提拔成了四方将军里的后将军。
聊到四方将军这事儿,其实就是根据历史上刘备封赏五虎大将的故事来的。在那时候,关羽心里头不太乐意,觉得自己怎么能跟黄忠站在同一个台面上,被封为五虎大将之一呢。
汉中之战打完以后,刘备当上了汉中王,心里头那个高兴啊,就开始给手下的将军们分功劳发奖赏。他让关羽做了前将军,张飞呢,就成了右将军,马超被封为了左将军,黄忠也被提拔为了后将军。
说起来这四位将军,大概就是关羽、张飞、马超、黄忠他们,地位上嘛,可以看作是关张马黄这么个顺序。不过呢,他们虽然地位有所不同,但官职上其实是一个级别的,都是同一种将军头衔。可赵云那边呢,他只是个翊军将军,这属于杂七杂八的那种将军,跟前面说的那四位大将军比起来,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。
【三、五虎上将是怎么发展出来的?】
聊了这么久,赵云那五虎上将的头衔,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?
说起来,要是给五虎上将的最终评价地位排个序,关羽、张飞、马超、黄忠和赵云其实还是能放在一起提的。主要的原因是,赵云比其他四位多活了大概十几年。
后来,赵云一直跟着诸葛亮,跟吴国对着干,还参与了北方的征战,一晃就是好多年。最后,他也升官了,当上了镇东将军,这官儿可不小,仅次于四方将军,说起来也算是能跟那四大将军排在一起了。
要说清楚,蜀汉那边将军的级别,四镇是比四征要高一些的。所以,说这个人啊,他的地位就差那么一点儿,比四方将军要低点儿,但在四征之上。
说起来,古人特别看重一个人的名节和品德。关二爷之所以能千百年来都被尊为武圣,不光是因为他打架厉害,更重要的是,他特别忠心、讲义气,这点最让人佩服。
说到赵云,大家对他的评价其实都挺好的,主要是因为他既忠心又勇猛,还特别稳重,心里总是装着大局。在《云别传》这本书里,也花了不少笔墨写赵云的这些好品质。虽然这本书的历史准确性不是那么高,不能当成真正的历史书来看,但至少能说明,在大家心里或者在一些小圈子里,赵云这个人是真的挺不错的,很值得夸奖。
根据《云别传》里头说的,赵云打小就是个心怀正义的小伙子。一开始,他看不惯袁绍抢占冀州的行为,就投了公孙瓒。可后来呢,他又觉得公孙瓒在背后对刘虞下手不太地道,干脆就跟着刘备走了。赵云这人,有个特点,就是他不讲人情世故,只看事情对不对。他做事稳稳当当的,有啥说啥,连刘备的错他也敢指出来。反正就是,赵云在书里头是个挺靠谱、挺有担当的正面人物。
说到底,要让赵云跟关羽、张飞、马超、黄忠这些人齐名,关键还得看刘禅怎么给先帝的老部下们追加封号和荣誉。
在公元260年,也就是景耀三年的那会儿,刘禅给他老爹生前的几位铁哥们儿,像关羽、张飞、马超、庞统还有黄忠,都赐了谥号。这事儿还没完,隔了一年,他又给赵云也追加了谥号。这样一来,五虎上将加上卧龙凤雏,就算是凑齐全了,就像是组队成功一样,方便以后的人们口口相传,当成故事来讲。
其实按照常理来说,赵云的身份和地位,根本就不够资格被追赠谥号。他一个镇东将军,后来还因为箕谷那场仗打输了,被降成了镇军将军,跟那些一品大官放在一起,确实有点不太搭。但没办法呀,刘禅的小命,那可是赵云赵四叔给救回来的!这事儿谁能忘呢?
根据云别传和一些后来的故事来讲,赵云总共救过刘禅两条命。一回是在当阳长阪那个地方,另一回是刘备进蜀的时候,孙夫人想悄悄把孩子带回东吴。虽说后面带孩子回东吴那事儿可能是老百姓自己编的,但当阳长阪救刘禅那可是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,真真切切的事儿。
再说了,刘禅这个人啊,特别护短,尤其是对他那位赵叔,小时候赵叔可是抱着他躲过了好多次的危险,他心里头对赵叔还是有着那么一份深厚的感情的。
就这样,大领导一点头,蜀汉的大臣们聚在一起,给赵云琢磨了个“顺平侯”的封号。这个封号俩字都是夸人的好词,级别相当高,也算是给他这辈子做了个挺让人意外的圆满总结。
【参考资料】
陈寿写了本叫《三国志》的书,里面有个部分专门讲蜀汉的大将,就是关羽、张飞、马超、黄忠和赵云这些人的故事,这部分被收录在《蜀书·关张马黄赵传》里。这本书呢,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在2011年11月1日出版的。
罗贯中写了本叫《三国演义》的书。这本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,出版时间是1998年5月。
常璩写了本书,书名叫《华阳国志》。这本书是齐鲁社在2010年1月出版的。
陈寿写了本书,后来裴松之又给加了注解,这本书叫《三国志》里的《蜀书》部分,专门讲关羽、张飞、马超、黄忠和赵云的故事,特别是赵云的部分,有单独的篇章叫《云别传》。这本书是2011年11月1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